如何預防和改善肌肉流失?
2023-05-01


肌少症5大徵兆要留意

初步了解肌少症後,該如何得知自己是否有肌少症呢?肌少症徵兆主要是肌肉質量、肌肉強度和行動能力下降,40歲起應留意以下5個肌少症症狀:

  • 肌肉力量下降:肌肉力量明顯下降,導致爬樓梯、上下坡、提重物困難,拿不動5公斤沙拉油罐,或擰不乾毛巾。

  • 肌肉質量減少:肌少症患者的肌肉質量明顯減少,肌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萎縮或細小。

  • 走路姿勢改變:腳步縮小或步伐減緩,室內平地行走困難,8秒內無法走完6公尺。

  • 容易疲勞: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容易疲勞,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進行體力活動,或者在完成活動後需要更長的時間來休息和恢復。

  • 疼痛和僵硬:肌少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疼痛和僵硬的情況,尤其是在進行體力活動後。

  • 容易摔倒:因為肌肉沒力和行走姿勢改變而容易摔倒,增加了摔倒和骨折的風險,過去1年來曾跌倒2次以上。

  • 體重減輕:從未刻意減重,但6個月內體重減輕5%,例如原本體重70公斤,半年內突然減少5公斤,就應小心。


如何預防與改善肌肉流失 ?

肌少症是一種肌肉流失和肌肉功能退化的疾病,通常與年齡有關。一般年過40歲後,肌肉量會以每10年減少8%的速度流失;70歲後,則以每10年減少15%的速度加速流失,此外,也有部份是慢性病(心臟病、關節炎、糖尿病等)所造成的。


以下是預防肌少症的方法

1.適當的有氧、力量訓練運動運動是預防肌少症最重要的方法之一。適當的運動可以幫助增加肌肉質量和強度。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都可以有助於增加肌肉質量和強度。而對於65歲以上長者,建議每週至少五天進行有氧運動,每天最少30分鐘,一週至少2次的力量訓練運動來減緩肌肉量的流失。


2.注重飲食均衡:飲食中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、維生素D和鈣質,因為這些營養素對肌肉健康至關重要。建議每公斤體重應該攝取1-1.2克蛋白質,比如60公斤的熟齡族群每天要吃足60-72克蛋白質,而若有參加阻力訓練的人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1.6-2.2克的蛋白質,並以動物性蛋白質為優先考量(如雞肉、牛肉、乳製品、乳清)。此外,攝取足夠的維生素C和E等抗氧化物質也可以幫助減緩肌少症的發生。


3.減少壓力: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環境下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,包括肌肉流失和肌少症。因此,減少壓力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對肌肉健康至關重要。


4.維持健康體重:肥胖和過度肥胖會增加肌少症的風險,因此維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預防肌少症的發生。

由於肌少症大多是漸進式的狀態,很容易被一般人忽略,等造成意外或是健康問題時,往往已很難挽回了。因此,通過運動、良好的飲食、減少壓力和維持健康體重可以預防肌少症。如果您有任何疑慮或擔憂,可以咨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專業醫療人員的建議。


參考資料:康健雜誌、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