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症前兆有哪些? 該如何預防?
2023-05-02

失智症前兆有哪些?


1.記憶力減退影響到生活

失智症患者忘記事情的頻率較高,容易忘記近期發生的事,重要之日期或事件也會忘記,即使提醒後也無法想起來。失智症患者會出現重複發問、重複購物,重複做某件已經做過的事情。

2. 計劃事情或解決問題有困難

失智症患者在執行計劃或是處理數字上都可能出現困難。例如:活動行程安排變差、應變能力變差。

3. 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

失智症患者對於原本熟悉的事務常會忘記或遺漏既定的步驟,而無法順利完成,例如忘記微波爐、洗衣機如何使用、數學老師對於加減算數常出錯、英文老師不知「English」是什麼、長年開車的司機伯伯現在卻經常開錯路、銀行行員數鈔票有困難、資深廚師炒菜走味等。

4. 對時間地點感到混淆

失智患者會搞不清楚年月、白天或晚上,不知道自己身在哪裡或如何來到這裡,甚至會在自家周圍迷路而找不到回家的方向,因此若要外出走走,需要家屬或看護時刻的陪伴。

5.東西擺放錯亂且失去回頭尋找的能力

失智患者卻更頻繁及誇張,可能將物品放在不合常理或不恰當的位置,例如水果放在衣櫥裡、拖鞋放在被子裡、到處塞衛生紙等。失智患者於東西搞丟之後,常因找不到東西而指控他人偷竊。

6.言語表達或書寫出現困難

失智患者想不起來的機會更頻繁,甚至會用其它的說法來替代簡單的用詞,例如:「送信的人(郵差)」「用來寫字的(筆)」等,部份患者語言理解出現困難。失智患者於會談中可能較困難跟上或參與討論,會談可能中斷、重複或不知如何進行。

7.情緒和個性的改變

失智患者有較明顯且突然的變化,例如:疑心病重、憂鬱、焦慮、易怒、口不擇言、隨地吐痰、過度外向、失去自我克制或沈默寡言、特別畏懼或依賴某個家庭成員等。

8.判斷力變差或減弱

失智症患者在開車時,易發生交通事故或出現驚險畫面,過馬路看不懂紅綠燈;經常被詐騙,如聽信成藥等推銷廣告而付出大量金錢,或者買不新鮮的食物,借錢給陌生人等;甚至無法判別氣候著衣,如冬天穿短袖短褲、夏天穿棉襖羽絨衣等。

9.從職場或社交活動中退出

失智患者會變得被動,會避免掉許多互動場合,對各項活動、生活嗜好、運動等興致缺缺,以前喜歡的事情都開始失去興趣。常在電視機前坐好幾個小時,睡眠量比過去大。

10.有困難理解視覺影像和空間之關係

失智患者可能在閱讀、判斷距離遠近、決定顏色或對比上會出現困難。失智患者照鏡子時,認不出鏡子裡的是誰。


(參考資料來源: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暨德仁診所院長賴德仁 )

有辦法預防或延緩失智症 ?

《英國醫學期刊(BMJ)》一篇研究整理出19個有助預防阿茲海默症的方法,其中有10個有高度證據,另外9個證據力稍弱,但仍有一定預防效果,即使已經確診,搭配治療也有延緩疾病惡化的效用:

提高教育程度、增加大腦認知活動、老年時可以稍微胖一點,同時避免同半胱胺酸過高(可補充維生素B)、避免憂鬱、壓力、糖尿病、腦傷、中年高血壓、姿勢性低血壓等。

證據力稍弱,仍有預防效果:避免中年肥胖、老年時過瘦,還要多運動、戒菸、有良好睡眠、補充維生素C、慎防心血管疾病、肌少症及心律不整。

一篇刊載於知名國際期刊《刺胳針(The Lancet)》的研究指出,做到上述幾件事,可降低4成罹患失智症的風險。雖然仍有6成的風險是人類現今還不知道也難以控制的,但這些年有許多歐美國家極力推廣預防失智症,只要盡全力去做,失智症病發率確實有逐漸在下降中。


資料來源:康健雜誌